采访麦肯锡口笔译专家石珊珊
石珊珊校友简介
2001-2003 就读于北外澳门太阳集团官网www
2003-2004 供职于中国邮电翻译服务公司
2004.5至今 供职于麦肯锡
1. 小译: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石珊珊: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我2001-2003年在北外高翻就读,本科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我03毕业后先去了(中国)邮电翻译(服务)公司,做了八个月。04年5月得知麦肯锡招翻译,我就去应聘,一直工作到现在。我可以算是高翻毕业学生中在麦肯锡工作时间最长的了。其实,很多高翻校友都在麦肯锡做过翻译,但是他们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短。我因为比较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一直做到现在。我在麦肯锡的职位是“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pecialist”,也就是口笔译专家,相当于中层管理。这就是我的基本情况。
2. 小译:看来您真的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想知道您当时为什么考虑换工作呢?毕竟邮电翻译公司也是很好的单位。是因为您对麦肯锡比较向往,还是出于别的考虑?
石珊珊:邮电当时是信产部(信息产业部)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也就是现在的工业信息化部,管理模式比较像国企。每逢一些节日,我们可能就会花很多时间彩排节目,做一些我们不擅长的事。工作上也比较“悠闲”,笔译工作量不大,口译的平台也很好。刚开始工作就能接触当时的四大电信公司(移动、联通、电信、网通)以及信产部的部长、副部长。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够给正部级干部做翻译,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除了做口译时压力比较大,其他时间还是比较清闲的。我这个人呢,属于愿意“瞎忙活”的那种人(笑)。 如果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我的energy没有被调动起来的话,我就觉得有点浪费。我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当时正好麦肯锡招聘,也是万老师告诉我的,我就非常感兴趣。我知道麦肯锡是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很有名,平台很好,我也很向往这种外企文化。说到这有一个插曲。当时我在部委做口译的时候,会经常接触一些国外的大型企业。比如,我给信产部做口译,见到了惠普总裁和随行的外企翻译。作为外企的in-house interpreter,他们非常了解企业的情况。我很羡慕这种角色,也希望能够加入企业,成为内部翻译。在邮电更多的是借调,而不属于企业的员工;邮电(翻译公司)也是部委下属单位,归属感少了一些。出于这些考虑,我就去应聘麦肯锡的翻译岗,顺利通过。
3. 小译:像您这样在外企做翻译这么久的人确实不多。您在麦肯锡一直都做口笔译工作吗?翻译岗位发展的前景如何?
石珊珊:我04年5月加入麦肯锡,一直到07年8月,都是做翻译。从07年8月到09年初,我有一个role change,工作就不是直接做翻译了。我那时担任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亚太区的协调员,09年之后又重新回到翻译部门。这是我在麦肯锡大概的职业轨迹。我在麦肯锡不光做口笔译,这与在翻译公司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差别。很多工作是与项目团队一起开展的,在会议和其他方面随时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工作。我们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定期组织研讨会,与政界、商界人士,还有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探讨各种问题。这是我当时做协调员时的一部分工作。在此期间,我还与麦肯锡全球的技术团队一起搭建了我们的外部网站。因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是公司内部的智囊,所出的报告是要对外公开的。这与客户合作的项目文件不同,客户相关的会议、文件都是高度保密的。麦肯锡研究院是对外公开的,会定期向外部发布一些报告,比较有影响力。我当时的一个工作就是审校中文版报告,同时也做一些推广。研讨会期间我们也会组织采访一些知名经济学家,比如07-08年时候有机会接触白重恩、张维迎、李稻葵这样的首席经济学家,也包括麦肯锡研究院的全球专家等等。我的工作以口译为主,笔译侧重做一些内部文件。这些文件高度保密,又非常专业。因为麦肯锡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书是完全针对客户的情况而量身定制的,所以在麦肯锡工作的15年期间,基本没有重复性的工作,我也一直处在学习状态。虽然我已经做了15年翻译,但麦肯锡内部开会所谈论的东西也都是最新的,很多都是我没有接触的领域。我们就是一个庞大的智囊、知识库,信息量很大。我在麦肯锡从不缺少新鲜感,也需要不断学习。麦肯锡拥有很多优秀人才,我也很荣幸能与这些非常优秀的同事工作。同事中也不乏知名人物,比如李一诺、冯唐,鲍达明(Dominic Barton)。鲍达明现在已经被提名为加拿大驻华大使了。他担任过麦肯锡亚太区总裁,后来升至全球总裁。我们有机会能够与全球商业、政界精英共事,这可能是在外企工作的一个优势。麦肯锡的工作具有高度流动性,人员流动频繁,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这也是麦肯锡比较独特的一点。
4. 小译:麦肯锡这个平台非常适合有事业心、追求新鲜感,想要不断接触新事物不断学习的人。我们现在也到了校招季,您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一定积攒了许多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石珊珊:我们非常欢迎师妹师弟来应聘麦肯锡的工作。之前也有很多北外的校友加入麦肯锡。我的建议就是,要想一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在就业的时候应该选一个比较大的平台,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你刚才说我有事业心,其实我还真不是一个特别ambitious的人,我在麦肯锡还是能够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也能兼顾家庭,日常的工作也不会让我觉得无聊,还是挺好的。
5. 小译:如果能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确实很好。因为现在有些外企还有国内的公司经常加班,就是“996”嘛。可能跟企业文化或者部门不同也有关系。
石珊珊:有可能。不过我也只在麦肯锡工作过,不了解其他公司的情况。如果有北外高翻的同学想来麦肯锡,可以找我,欢迎大家。我们可以有一个balanced work and life。
6. 小译:麦肯锡每年都会招聘翻译吗?
石珊珊:不是每年都有,要看是否有空缺。现在我们大中华区有不到20名同事。我们在5个location有翻译部门,一开始是北京、上海、台北,后来因为麦肯锡在深圳、成都成立办公室,我们又在这两个城市搭建我们的翻译团队。如果有空缺的话,我们就会招人。有的时候不一定能赶上校招季,这也要看我们的需求。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话,可以随时投简历过来,我们如果有需求的话就会安排面试的,如果暂时没有的话,日后有空缺也会跟大家联系。
7. 小译:也就是比较随机,不在特定校招季招聘。
石珊珊:前几年我曾一直负责招聘,当时我们在北外高翻进行了宣讲和面试。然后就会告知是否通过第一轮,再安排笔试、口译测试等等。前几年是有这样的招聘的,那时校招规模比较大,但是近几年少了。近几年我们需要招人的时候,可能是通过现有的圈子。比如说你是北外的,就可以问问北外圈子里有没有人愿意投简历。一般都是通过内部同事的人脉网络来推荐。
8. 小译: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庆幸有一位在麦肯锡工作的校友,如果高翻同学想去的话还是有一定渠道的。工作的部分我们就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在高翻时期的学习和生活。您当初为什么想考高翻呢?
石珊珊:我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挺迷茫的,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我是学英美文学专业嘛,找工作的话,一个比较明确的选择就是去当老师,再就是到社会上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当时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就业,得知有师兄考上高翻了,也有跟他打听,觉得自己也很想做一名翻译。想法和大多数人也没什么不一样,觉得学翻译可以走遍世界,接触很多优秀的人,还能开阔眼界。翻译又很“帅”啊(笑)。当时也很向往,就准备考研,过程还是蛮艰辛的。
9. 小译:确实不容易。您来高翻之后觉得这里的学习、生活和您期待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石珊珊:有一点让我觉得与期待很不同。我在大外的时候学习成绩蛮好的。大一大二都是拔尖的,大三大四事情比较多,功课上有些落后,但总体来说在大外还算是佼佼者。到北外之后,就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好像是在班级的尾部。压力很大,也很受打击。当时我们有个老师说过一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得,他说,不要和自己的同学比,你们毕业后都是在各自岗位上最优秀的。当时这句话给我很大鼓励。我们这一级很多同学都非常优秀,都是各自本科学校的前几名或者第一名,这个对自信心打击还是蛮大的(笑)。
10. 小译:现在也一样。每一届都不乏能力超强的优秀同学,对其他同学的自信心肯定有一定打击,“peer pressure”还是非常大的。您当时是怎样应对这种压力的呢?
石珊珊:我当时就是学习吧。我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学习得特别的“刻骨铭心”,还是对自己比较好,没那么“狠”。当时几个班学得最好的一些同学,都是一早上起来就听BBC或者VOA练习同传,风雨不误,放假也都在学习。我也只能是追随大家的脚步,不要落得太远。我在北外高翻这两年,基本上都是在埋头苦学,过得挺充实的。我其实算是一个挺爱打扮的女孩,我在大外的时候还经常逛逛街,到北外的时候一个冬季都没有换过大衣。
11. 小译:感同身受,来了高翻就没那么多时间逛街打扮了,尤其是对女生来说(笑)。您这两年除了学习上比较辛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石珊珊:我最大的收获,可以说是高翻给了我一个专业技能,让我步入社会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专业人士,可以凭自己的专业养活自己。第二点呢,高翻的学习让我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的同学和老师都是翻译界的优秀人才,我从他们身上既学到了专业技能,也学到了作为翻译的基本素养。当时杜蕴德(Andrew Dawrant)是我们的外教,他在翻译界也是很知名的,教学生动有趣。我们能得到到中、外老师的指导,所以学的东西非常丰富。当时的院长王立弟教授教我们翻译理论。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所以我觉得北外高翻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翻译学院之一。
12. 小译:今年也是联合国译训班/北外高翻成立四十周年,您有什么话想对高翻说吗?
石珊珊:今年是高翻成立四十周年,过去四十年,高翻培育了很多政界、商界的精英,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希望下一个十年,或者下一个二十年,高翻能为世界培育更多人才,也希望我们高翻的品牌和名气越来越响亮。
高翻学院供稿